提醒:買二手車學會分辨里程表的是否在撒謊
里程表上的公里數無疑是衡量二手車價值的重要參數,因此二手車的里程表成為黑心商人以及不法分子偷改、偷換的對象。原本里程表顯示為9萬公里的“老車”,經過維修人員十幾分鐘修理,搖身一變,里程表顯示只有3萬公里,這種過程被稱作“刷表”。近幾年消費者投訴二手車“刷表”的案件同比增多。
“完成一次調表,只需要幾百元,而所帶來的利潤可達上萬元。”從事二手車交易的曹先生說,投入與產出差異巨大,這也是不少二手車商熱衷做小動作的原因。多家4S店工作人員表示,每部車都有相應的保養記錄,以方便對車況的掌控及相關保險跟進。如果行車公里表參數出現差異,車主在保養汽車及4S車況記錄方面將會出現問題,導致車輛保養受阻等一系列問題,因此車主在購買二手車時需要特別注意不要購買被“裝嫩”的汽車。
如何防范商家的這種“刷表”行為?專業人士表示,購買二手車最好到正規、有資質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交易,確認所有證件和手續真實、齊全,包括行駛證、機動車登記證、購置費證、保險等;購買二手車在簽訂合同時須對車輛保修期、保修條件、違約責任等進行具體約定。
此外,購車時盡量找懂車的人士陪伴,通過方向盤、排擋、踏板等部件的磨損來推算真實里程,小心里程數被減少。如果有可能的話,查看保養手冊以及咨詢該車原來所在4S店的保養記錄,才是最穩妥的做法。此外,保險記錄中該車買險和出險報案時的真實行駛里程也很難造假,有一定的可靠性。
想要選到實惠又心儀的二手車,一定要格外細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