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手車估價一店一價 6月起鑒定評估將有規范指導(1)
不知公里數,二手車商也敢叫價賣車。車主轉賣二手車,三家車行開價差3萬元,差在哪?記者調查發現,福州二手車“身價”鑒定混亂,更有車商利用手機應用軟件評估車況,并稱“很好用”。
從6月1日起,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將正式實施《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》。在該規范指導下,福州二手車或將有市場指導價。
不過,也有業內人士分析,要建立完善的評估指導體系,至少需5-10年磨合期。
現象:二手車價格不同店差價3萬弄蒙買家
32歲的市民林先生,4年內已換了2次車,而且都是二手車。上周末,他決定再換一次車,在海峽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,他看中了一款日系進口車。
轉了一圈,林先生蒙了,“同一輛2005年的車,跑了將近6萬公里,最低的店叫價17萬,而最高的店叫價20萬。”
讓林先生覺得擔心的是,車輛信息卡上,只是簡單寫了上牌日期、公里數和新車對比價,“這車具體什么情況,車老板只是說沒有出過大車禍,沒有泡過水,無憑無據我怎么能信呢?”林先生很無奈。
調查舊車估價有車商靠手機軟件推斷價格
在海峽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轉一圈,林先生的質疑很容易被證實。在一中檔二手轎車行,記者詢問一輛日系進口車價格。車商叫價,“原車所有手續做下來得80萬,現在這輛2005年款的只要17萬。”
就在記者詢問行車里程信息時,這位車商卻說,“好像還不知道,你等等我上車看看。”
對于同款車,記者相繼詢問多家二手車商,同年上牌里程接近,得出的車價差別不小。更讓人不解的是,這邊車商以“香檳色全福州僅此一輛”當賣點,那邊車商卻以“黑色款能保值”,售價抬高5000多元。
二手車鑒定評估是怎么進行的?有車商稱,“我們檢查細,車泡過水有痕跡,大燈換過螺絲孔會有痕跡等等,但這跟價格怎么結合,行業里沒什么標準。”有車商稱,“我們有鑒定師傅,車況怎樣開一圈就知道了。”
也有車商利用高科技,在手機上安裝兩款二手車鑒定評估軟件,通過年份、品牌和行車里程等幾個綜合指標,推斷出大致價格,再對比同行開價。為此,該車商表示,“只要最后能成交,就是指導價了。”
隨后,福州海峽汽車城有關工作人員表示,由于二手車交易尚未出臺明確的鑒定評估標準,目前福州二手車市場通用“車齡+行車里程”,大致評估出一輛車的折舊值,再根據新車價格換算出該車的“剩余價值”。“實在不行,就只能帶懂車的朋友幫忙看,到汽修廠檢查或是到4S店檢測了。”
業內榕二手車市井噴評估鑒定成瓶頸
據了解,2013年福州二手車交易量約58654輛,比2007年增加近一倍。福州海峽汽車城有關負責人介紹,“按用車習慣來看,車輛使用年限一般是5年左右,回顧中國車市曾在2009年汽車銷量一舉突破1360萬輛,今年或將進入二手車交易井噴期。”
另據某二手車交易網不完全統計,福州二手車車齡,超4成為2008年以后,凸顯“年輕態”。而二手車買賣人群中,20-35歲人群超8成。
也有業內人士對二手車交易市場存在的亂報價行為表示擔憂。資深二手車商孫浩(化名)坦言,“福州二手車市場,少數二手車商為了牟利,會有意不標車價,主要是為了方便隨意報價。而對賣車者,則盡量壓低價格,達到低買高賣的目的。”
他還認為,“報價缺乏統一的規范指導,也導致買賣雙方在車況鑒定上,出現信任危機,買家輕易不出手,即使出手也很謹慎。在車況大致得以保證的前提下,買家也多以日系經典款、豪華車標準級為主,其余車型交易量則不高。”
預測標準實施在即榕或需5年以上磨合期
二手車市亂象百出的日子或將被終結。從6月1日起,由國家質檢總局、國家標準委出臺的《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》將正式實施。規范指出,“二手車交易應指定合法的第三方機構對二手車進行鑒定評估。”
福州一參與該規范制定的業內人士分析,由于這只是一個行業規范,并非強制規范,要建立完善的評估指導體系,需要市場響應。“這個過程可能需5-10年磨合。”
為不再讓二手車鑒定“霧里看花”,福州部分二手車商家已搶先進行了鑒定標準方面的嘗試,通過互聯網研發車況檢測系統,并打出“檢測失誤原價退車”的承諾保障。
福州海峽汽車城有關負責人表示,規范的出臺將解決購車者對二手車車況、價格不了解,“車蟲”低買高賣牟取暴利的現狀。“不過,二手車鑒定評估人才怎么培養?對指定合法第三方鑒定機構如何監管?評估鑒定費用由誰來出?這些細節仍需完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