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限購前后 二手車地域消費結構現巨變
曾幾何時,廣州二手車是全國二手車專業買家以及車主眼中的“香餑餑”,然而,時過境遷,當限購一年多之后,本地二手車地域消費結構已經出現了巨變。原來在二手車購車群體中占據半數的省外消費者,已經悉數轉移至周邊城市。
限購前省外購車者占半壁江山
一直以來,廣州市二手車消費群體中,來自省外以及珠江三角洲的買家,成為了二手車購買主力。
千里發名車匯一名評估師向南都記者介紹,早在限購前,省外購車者占廣州市二手車總體消費群體的半壁江山,珠江三角洲、廣州郊區和在穗工作的非本地戶口消費者占了四成,廣州本地消費者僅有10%。省外購車者中,以湖南、湖北、廣西、江西幾個省份為主,他們主要青睞本地的經濟型二手車。此外,也有部分來自青海、新疆、西藏的SU V需求者,他們購買的二手SU V以豐田霸道、路虎發現3、發現4及極光居多。相比之下,來自沿海地區的外地消費者較少。
珠江三角洲、廣州郊區和在穗工作的非本地戶口消費群體中,后者約占三分之二。在珠江三角洲、廣州郊區消費者中,日產和本田全系車型需求量都較大,豐田旗下車型只有卡羅拉、花冠受歡迎程度較高。其它份額則為歐美、韓系車型瓜分。而在穗工作的非本地戶口消費群體,購買二手中高級車型的比例較高。
至于本地購買二手車的人群,有超過70%是剛剛拿到駕照,購買二手車主要用作新手上路的過渡車輛。
限購后省外消費者驟降八成
自從限購之后,整個二手車地域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。尤其是去年廣州市二手車過戶手續需時動輒十來天,導致外地購車群體大大減少。這些購買群體已經轉向佛山、東莞、深圳等交易手續簡便、辦理網點較多的地方。
南都記者從交易量較大的廣駿二手車城及寶利捷舊車市場了解到,省外消費群體從原來的占比高達50%,驟降至不到兩成。這些異地消費者紛紛轉向深圳、佛山購車。限購前,部分二手車交易市場,有近五成經銷商是到深圳批發車輛到本地銷售,而現在恰恰相反,深圳大型經銷商(如澳康達),有半數都選擇從廣州市批發車輛回去銷售。
此前在購車人群中占四成的郊區、珠江三角洲消費群體中,在本地購車的比例接近零,這些消費者已經流向東莞、佛山、深圳等地。據統計,本地二手車目前外遷比例高達七成,只有三在本地零售。在這些零售的群體中,主要是取得指標后想買輛二手車做過渡使用、二次購車排量升級這兩類。
雖然,去年七月一日限購政策松綁,但有經銷商反映,利潤反而有下降趨勢。業內資深評估師指出,這主要是因為去年下半年各地排放門檻相繼提高,部分經銷商的單輛車利潤,從近萬元下降到2000-3000元。